一件事情可以有很多的態度去面對,但大多數人用單一的態度面對所有事件。
用佛家說的「空」來判斷世界,因為空所以無所不包、無所不納! 而大多數人徘徊在怎樣把自己弄「空」,而我個人覺得「寬」似乎更在空之前要先探討。方法上,「寬」比較容易理解,只要先拿掉合理與不合理的爭執,不需先判斷,因為判斷即是「窄」的開始!一旦窄化,那就是業的開始;一切事物都劃為阻力。
人情緒的波動來至於立場先決的判斷,因而你有了喜怒哀樂,所以,當這事件在你價值裡是悲傷的,自然流眼淚,而中獎當然要雀躍! 所以心理學在研究某些個案時匯回推到小時後的創傷與記憶。只是大多數人找不到關鍵,甚至找到關鍵也沒鑰匙可以打開。
人揹負很多文明加諸的環境壓力,為了適應、保護以及繁衍,基因也隨之慢慢演化,基因是不會認輸的;而驅使著你謀生、追求成功、追求幸福、財富或名望。因此「自我感覺正確」、「自我感覺良好」或「自我感覺不好」後面加諸的其實都是大環境給予基因或遺傳的「存活指令」。優勝劣敗、物競天擇是篩選基因的基本法則,而無法適應文明或懷疑文明人類就得背負演化失敗、對不起自己基因的罪名。
人會承認失敗、但基因不會,這是造物者的規則!
演化本身是盲目的,大環境來決定被淘汰還是生存。這邏輯很多人都懂,但是面對的時候卻軟腳,因為基因與大腦制約的衝突必須有一方妥協,而妥協的絕對不是基因,因此感覺來了、情緒來了、創傷來了,大腦傳遞給基因;我盡力了、我很無力、我無辜、我.....於是有人開始尋求宗教、信仰、藥物、酒精等,讓兩者去取得平衡。「I'm good」、「I'm beautiful」、「I'm fine」,人類必須去欺騙大腦,讓大腦處於進化狀態來滿足「存活指令」;不斷的告知我的基因很優秀、我要演化成有錢人、有權人,來達到感覺的平衡。
「寬」意味著較少的思維邊界,容納更多思考與思緒,而感覺不是消失了,而是自由而無作用力的流竄!